東華三院「安辭在家」研討會
2018年3月14日
pic-2

香港紓緩治療與晚期照顧已經發展多年,晚期病者和家屬在照顧方面仍然面對極大的挑戰。現在,臨終的治療、護理、照顧到死亡,大都在醫院內進行。在家中照顧,是否無可能?大家有選擇嗎?

 

東華三院 「安辭在家」寧養照顧服務於2018年3月14日邀請社會福利界、醫療衛生界同工參與 「安辭在家」研討會,研討會由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及大埔醫院醫院行政總監 文志賢醫生作主禮嘉賓,另有講者們為我們逐一揭示在家寧養、在家辭世的理念及具體的方法,同時與參加者一同討論,互相啟發,商議出可行的方案。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及大埔醫院醫院行政總監 文志賢醫生 (右四) 為當日活動的主禮嘉賓;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社服主任(安老服務) 梁碧琼女士(左二) 為活動致辭

 

 

尋找「在家」的初心 

陳麗雲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家」本來就是我們生活中最熟悉、最感溫暖,生活中重要的人物和大小事情都在家中進行,廿多卅年前的香港社會,晚年留在家中照顧、將親人的遺體放在家中、在住宅或附近搭建帳篷設靈也是常見的事。但隨着社會不斷發展,晚期的照顧或死後的葬禮安排,反而離家居越來越遠,而香港更超過90%的死亡在醫院發生。

陳教授分享到在研究中受訪者對於「好死」的選擇,8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可以在「舒適的環境」及「在自己選擇的地方離世」是較為重要。可見社會人士對於晚期生命的照顧環境,希望能有所選擇。同時,對於在家安辭的寧養照顧,陳教授更分享到若要締造在家安辭的理想果效,需要回應及滿足家庭多方面的需要,包括病人身、心、靈的支援、家庭會議、壓力管理及照顧意義、家人關係支援、完成心願及社區上的實務支援等,以上多方層面的支援絕對需要社會政策及各持份者協作服務策略才能達成。

 

不在醫院「安辭」可以嗎?

李舜華醫生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內科及大埔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安辭在家」寧養照顧服務顧問)

 

晚期病人可以選擇在醫院以外的地方獲得照顧嗎?他們可以逗留在喜歡的地方,安寧地與家人辭別嗎?在家安辭可以嗎?答案是可以!李舜華醫生從專業的角度,跟大家分享病人在醫院內外的照顧選擇。首先,了解到理想的晚期照顧護理,當中包括為晚期病人提供徵狀的控制,減輕不適而提升生活質素;尊重病人的價值信念及舒緩家屬的壓力。李醫生從處理不同的晚期徵狀,例如痛症、吞嚥困難、拒食、神志混亂等情況,逐一為我們解答原因及可行的處理方法。另外,她鼓勵患者儘早表達意見,能在預前照顧計劃及預設醫療指示上減低晚期抉擇時的壓力,並確保家屬、患者有機會參與護理計劃。最後,若然在以上的照顧護理及家屬、患者的意願也能關顧支援,在家安辭並非沒有可能。

 

「安辭在家」的挑戰與機遇

陳智豪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安辭在家」寧養照顧服務顧問)

 

要在家中照顧晚期病患親屬,在香港來說,是一項非常大的挑戰。陳教授為我們分享鄰近地方台灣及新加玻提供晚期病患在家寧養紓緩服務的情況,刺激我們有所參考及構思可行的醫療衛生界與社區福利機構的協作模式。例如從社區層面的普通科家庭醫生及至專科醫護團隊的協作,提升地區醫療服務對晚期病人的徵狀紓緩,並在適時為需要的病人轉介至專科紓緩醫護團隊。另外,為了病人盡量留在舒服而熟識的環境,在各個社區內的福利機構更可以擔當協作的角色,與醫療衛生界(如醫院)共同照顧病人及其家人的需要。在緊密的溝通及妥善的分工下,共同擔任不同程度的寧養紓緩工作,讓晚期病人減少進出醫院的次數,享受在家寧養的果效。

 

「真‧安辭在家」的起步

李淑儀姑娘 (東華三院「安辭在家」寧養照顧服務護士主任)

 

本計劃的護士主任李淑儀姑娘,為大家分享服務的理念及計劃內容。東華三院幸獲善長的捐助,自2018起在新界東推行一項為期四年的晚期家居照顧計劃,名為「安辭在家」寧養照顧服務。我們會為新界東21歲或以上的晚期病人提供全面及以病人為中心的家居寧養照顧服務,使他們在最熟悉的家中得到醫療、護理、心靈和實務上的全人照顧。現時社會對於「在家寧養」和「在家離世」的概念仍未普及,在推行較新的紓緩服務選擇仍在起步階段,故有賴各個持份者共同努力,以人為本,尊重及了解病者的選擇,一起提升寧養服務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