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安辭」可以嗎? -- 黃志安先生
2018年10月1日

雖然「善終」是中國傳統「五福」的其中之一,但要在香港好死,其實一點都不容易。

 

香港的紓緩治療服務,自80年代初引入,至今已推行了三十多年。現時醫管局轄下七個聯網均有為末期病人提供紓緩治療服務,包括住院、日間護理、門診、家居護理等,並提供超過360張紓緩治療病床。唯香港人口老化,社會對晚期照顧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上服務上又有不少限制,導致現時服務與大多數市民對晚期照顧的期望仍有很大的距離。

 

本港曾有不同的調查,指出許多晚期病人希望返回社區,在熟悉的環境下接受護理,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但實情是,本港大部分人都在醫院離世。據統計,2014年香港的死亡登記人數約46,000人,當中90%是在醫管局轄下的機構離世,比率比周邊的日本、新加坡、台灣等地都高。就算是紓緩治療,仍然都以住院為主,較少服務在醫院以外的地方進行。所以,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柏賢醫生亦認同,「如要滿足與日俱增的服務需求,則必須在醫院環境外提供更多紓緩治療服務」。

 

另一方面,要在香港好死的困難,在於沒有選擇照顧和去世的地點。一位晚期病人想留在家中照顧,本來就是人之常情。新加坡曾有研究指出,有七成多人希望留在家中照顧,並在家中去世;在香港的調查更高達八成。

 

有這些願望,不難理解。但要做到在家中照顧,難免需要有相關專業的服務人員(包括醫生、護士)上門提供服務。只可惜,除非病人負擔得起高昂的費用來邀請醫生到訪,否則,就算身患絕症、體虛氣弱,想要求診,就只有「死頂」到醫院輪候,又或者打999由救護車送往急症室才可以。有統計指出,香港人去世前六個月,平均入院三次,住院二十八日,還未計算其他覆診時間,來來回回,折騰病人的同時也折騰家屬。一個看似簡單的願望,希望逗留在熟悉的家中獲得寧養照顧,原來一點都不容易。

 

因此,將晚期照顧服務推展至社區和家居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然而以現時的香港環境和服務現況,將晚期病人留在家中照顧,甚至在家死亡,仍然面對極大的困難和挑戰,其中之一是社區中缺乏相關服務的提供。

 

去年,我們喜獲善長的慷慨捐款,在2018年開展為期4年的「安辭在家」寧養照顧服務,服務新界東的晚期病人和家屬,團隊成員包括醫生、護士、社工和保健員,提供全面的家居寧養照顧服務。

 

就算平均入院3次,留院28日,末期病人的最後一程,仍然有相當多的日子逗留在家。過程中的種種困難,例如對不同癥狀的判斷和處理、內心疑問是否獲得充足的資訊和適當的解答、家人間能否共同參與討論而得到照顧共識、心靈上的矛盾與掙扎、如何面對死亡帶來的壓力和焦慮等等,這些都需要有專責的人員,耐心細聽他們的疑難所在,然後逐一解開。這些都是現有服務的局限之處,也是我們「安辭在家」服務希望填補的空隙。

 

因此,「安辭在家」是一個新的服務概念,回應市民大眾的願望,協助晚期病人在熟悉的家中獲得寧養照顧,減少各種折騰、焦慮、遺憾和壓力,同時卻增進家人間的關係和完成心願,能夠互相道謝、道歉、道愛和道別,最終可以「安寧」、「安詳」地「辭世」。

 

《經濟學人》在2015年公布全球80個國家及地區的「死亡質素指數」排名,英國第一,台灣第六,新加坡第十二,香港只排二十二。要提高香港的死亡質素,給予病人選擇照顧和死亡的地點,相信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要素。

 

香港的晚期照顧,是時候需要變得更「以病人和家屬為中心」。為此,社會上不同的持份者,不論醫院和社福機構,都需要加強協調,互相補足,才能使安寧服務更能回應他們的實際需要。

安辭服務計劃主任

黃志安先生

pic-2